西瓜种子的发芽最低气温在15°C以上,比这个气温高的品种种子不能萌芽,发芽的最佳气温是25~30°C,在15~35°C的范围内,随着气温的上升,发芽时间会缩短。气温超过35~40°C时,有烫发的危险。西瓜的早熟栽培,一般在温床上育苗,这样能满足对西瓜发芽苗气温的要求。西瓜成长的下限气温是10°C。适合西瓜成长的气温是18~32°C。在该气温范围内,随着气温的上升,成长发育速度加快,茎叶的成长迅速,成长期提前。气温达到40°C时,水分和肥料足够时,同样具有一定的同化功能,但是不能维持长时间。在夜温为8°C,昼温为38~40°C,昼夜的气温差达到30°C的条件下,西瓜可以正常的成长和结果。
西瓜的开花、坐果期的气温下限为18°C,如果气温下降18°C的话,坐瓜是非常困难的,坐下也会使果实的畸形、果皮变厚,成熟期会变长,糖分的含有量明显降低。开花结果期的适当气温为25~35°C。西瓜喜欢较大的昼夜温差,在适温范围内,白天和晚上气温差大的话,对于西瓜的生长会很有利。
根据测定,西瓜的根部为12~13°C时的成长量仅为30°C时的1/50,在西瓜的早熟栽培时,由于早春的气温较低,所以采用温床育苗最为适合。
二、光照
西瓜为短日作物,光周期为10~12小时。但是,在8小时以下的短日条件下,对西瓜的成长和发育是不利的。
西瓜是喜光作物,随着光强度的增加,叶的光合作用作用逐渐增强。在强光条件下,植株成长稳健、茎粗、节短,叶厚、叶色呈现深绿色。但是,在弱光照条件下,植株容易出现徒长现象,会体现出茎细、节间长、叶厚较薄、叶色薄的现象。在西瓜开花的时候,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,就容易变成“化瓜”,而且结实的果实由于光合产物少,因此糖含量降低,品质会降低。
三、水分
西瓜对于干旱天气的承受能力很好,因为枝叶和根茎也比较多,所以含水量比较高,对于水的需求量也大。
1株西瓜一生消耗1吨左右的水,昼夜的蒸发量为170g,雌花开花期达到250g,瓜期达到数千克,每次形成1克干燥物质时,就会消耗70g左右的水。西瓜对水分反应敏感的时期是开花期,如果这段时间缺少水分的话,对于瓜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。有时会出现畸形瓜。西瓜果实的膨胀期是需要水的临界期,如果在此期间水不足,则果实细胞的膨胀得到抑制,果皮变硬,果实不能成长到应有的大小。因此,进入成熟期后,产量会显著下降。此外,果肉也有硬筋、白块、纤维增多,果实品质下降的情况。如果旱灾后遭遇雨,就会出现破裂的果。
西瓜对于适度的要求很大,但它要求空气干燥,大概为50%~60%最适合。气温低对于瓜的生长是有好处的,而且能提高其糖分的含量;如果含水量过大,则果皮较厚,味淡,质量差,同时植株易患疾病。授粉时空气含水量不足时,花粉不能正常发芽,因此对着果有影响。生产可以利用早晨的相对含水量高的时候人工授粉,或者人工喷洒等方法解决。
四、土地
西瓜根部具有好氧性。土质松软,土层厚,排水顺畅的砂质土地栽培是最理想的。这种土地性质柔软,水肥的气体情况良好,晴天的时候吸收热量大,气温高,春天地温上升快,昼夜温差大,有利于西瓜植株的生长,使西瓜质量变得优良,容易获得高产。砂质土质量较粗,保证水分的能力差,地力弱,后力不足。因此,增加有机肥料,立即追肥速效肥料和灌水,应了解“少量和多次的原则”,粘合土地的渗透性差,地温低,苗长缓慢,平整时混合砂进行改良,除了有机肥料外,还可以改善土地的通气情况。新品种的荒地由于杂草少,病害轻,适合西瓜的栽培,要增加肥水。
西瓜适合在中性土地中成长,但对土地酸碱度的要求并不严格,在pH5~7的范围内都能正常成长;强酸性土地中发育不良。西瓜在土地盐含量为0.2%以下时都能正常成长,盐含量高的土地,植株成长缓慢,甚至死亡。在碱地栽培西瓜时,采取改良措施,防止或抑制回盐,提高土地的气温。
五、气体
在阳光温室、塑料大棚的栽培条件下,某些有害气体对植株造成损害,西瓜对氨非常敏感,当环境中氨的浓度超过5毫克/千克时,西瓜会成为茎顶部和叶边的黑色枯萎;在严重的情况下,全株死亡,当硝酸气体的浓度达到20毫克/千克时也会危害植株。如果原料不合适,农用薄膜中的增塑剂也会产生有害气体,其浓度超过20mg/kg,维持1~2小时,对于西瓜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。
西瓜种子的发芽最低气温在15°C以上相关技术知识
2020-12-29 浏览:14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