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02年,张道衡来到奔牛镇祁家村民小组,准备在当地试种西瓜。“小伙子,这里的地可种不出好瓜,我们原来也种过,可结出的瓜却只有拳头大。”村民善意的提醒并没有动摇张道衡“当农民”的信心,平地、选种,张道衡为他的“瓜果计划”做好了准备。
第一年,张道衡使出看家本领,将最新的农业科技尽情挥洒在仅有的几亩瓜田上。终于,第一批西瓜长出来了:皮薄肉嫩,汁多味甜,品质极佳!
可令人犯难的事接踵而来----这一垄垄圆滚滚的西瓜,怎样才能销得出去?张道衡尝试着提了一袋西瓜,赶到湖塘街上的水果店逐一推销。一段时间后,优良的品质终于赢得了商家和顾客的首肯,张道衡的瓜成为了武进市场上的“抢手货”----顾客慕名而来,单位上门要货,到了收获季节,张道衡的瓜田边总是挤满了购货的车。
要从黄土地里刨出“金娃娃”,就必须提高果品的品质。张道衡陆续从台湾、以色列、日本引进果蔬新品,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,并同步向周边推广。在他的带领下,180多户农户种上高效新品果蔬,50多位农民加入了由他创立的绿艺瓜蔬生产合作社。在农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,张道衡定期把社员召集到自己的生产基地上,现场解说,发放技术资料,保证大家听得懂,学得会。为了推广新型农业技术,张道衡还在合作社里安装了一部热线电话,社员有技术上的难题,他总是耐心地予以解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