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瓜的变革已经开始了
在零售端,可能不少去超市买西瓜的已经注意到了,如今很多超市为了西瓜更好卖,都把西瓜切成好几块,以块来销售。一是可以让消费者看到西瓜熟不熟;二是可以让消费者“少量来买”。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。
因为以目前的消费市场来看,大个头的西瓜的销售实在是有些难,零售端必然要改变。
而在西瓜的生产上,也有不少地区开始了变革。小个头儿的西瓜已经在各地开始种植了,比如各类手剥西瓜,一直手就能拿过来的小西瓜。这种小西瓜的零售价格要比大西瓜的零售价格还要高。有的小西瓜7元/斤,大西瓜才5元/斤。但不少消费者会选择小西瓜,一是整个西瓜的价格加起来,小西瓜的支出要少一些;二是,一个人吃西瓜的话,小西瓜更适合一些。
从个头上来看,小西瓜在零售市场上的销售更加灵活,适应了更多的消费场景。
超大个头的西瓜不利于电商的发展
从2015年以后,我国最火的商业模式是电商。很多以前没有那么火的水果,在生鲜电商的发展下,彻底火爆了起来。比如大樱桃、羊角蜜甜瓜等,都是在电商上比较火的水果。电商的销售是水果销售的重要一部分。
而传统的大个头的西瓜在电商上销售非常不容易。一是个头那么大,包装成本要上升,而且还非常容易磕碰坏掉;二是生鲜快递普遍有“斤数要求”,大个头的西瓜斤数是不好“拼凑”的,也非常麻烦。
大个头的西瓜做电商不容易,在电商买大个头西瓜的人也不多。很少见有年轻人从电商上买个大西瓜拿上楼的。
大个头的西瓜无疑不容小个头儿的西瓜更适合电商发展。
如果发展个头比较小的西瓜的话,这些都不是问题。电商销售的渠道也会渐渐重新打开,零售端的销售也变得灵活起来。
有些人可能说,超市里把大西瓜切开卖不行吗?不一样吗?非得让我们种小西瓜吗?
这要考虑一个保鲜期的因素。西瓜不切开的话,放那里,能放好长时间。要是切开的话,那就不一定了。这势必会造成西瓜损耗的上升,加重西瓜的零售成本。小西瓜则不会有这个问题。
目前小西瓜价格高,原因主要是总产量低和单产量低。如果逆转过来,或许能解决西瓜产业上的困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