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蔬行情
近成熟的山楂,有的只能拿去打浆(做果丹皮等)
2023-11-29  浏览:532

由于网购农产品越来越方便,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购物方式,并且还会拿线上的价格与线下进行对比,觉得线下卖更贵,中间利润都是被中间商给赚走了,尤其是听到农产品滞销的新闻时,这种感觉就更浓烈。不过也有一些网友反映,网购虽便宜,但品质却一言难尽,也是一分钱一分货,不能过于关注价格高低,否则买到的都是次品也有可能,毕竟网购得收到货才看得见品质如何。



其实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,每个环节的存在,必然有它的合理性,直到被取代或消失之前,都是有意义的。中间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产品的品质,让产品有品质等级和价格的区分,让产品流入对应的市场,就像最近成熟的山楂,有的只能拿去打浆(做果丹皮等),好一些的能切片当茶饮或入药,品质上乘的能直接当水果卖,或制成冰糖葫芦。如果缺少了等级的区分,进入了不对等的市场,要么卖不动,要么浪费好果子。



正是有了这些区分,加上山楂本就以酸著称,名气再大也不顶用,行情一直都比较尴尬,其中差价能达到好几倍。今年山楂的收购价格就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,当水果的山楂,收购价格能达到3元一斤,而打浆的山楂就只有5、6毛钱一斤,偏偏两种品阶的都挺走量的。


从表面上看,山楂只有品质的区别,但其实这与品种、管理水平、种植成本都是息息相关的,因为山楂的种植历史悠久,种植难度不高,就看果农们十分用心管理了,这才是与收购价格形成正比的主要因素。



近日,有网友爆料,在河北石家庄的一个山楂产区,山楂的收购只有6毛钱一斤,但果农们还是去采摘来售卖,不明所以的还以为中间商压价,因为有些地方收购价达到了3元。但其实那些果子中,大部分果皮都还带有青色,显然是未成熟就采摘的,而这种果子既做不了切片,更没办法当水果卖,卖6毛一斤也是与其商品价值对等的。而这正是一些果农疏于管理,不愿投入所造成的。



山楂作为一种传统水果,它的受众面却比较有限,只有好果子进水果市场才好卖,其他的基本没人要,因为太酸了,就注定了这部分果子是少数。山楂制成切片,一部分当水果茶,一部分入药,但市场需求量却并不高,这就导致了产地收购价格不会太高,只要品质过得去就行了。


最后,制作山楂片、果丹皮才是山楂的主要去向,因此大部分种植山楂的果农,都会遭遇一种尴尬状况,那就是没找到合适的买家,好果子也只能卖低价。所以疏于管理的果农才会那么多,每年凑合着卖,有人收就行。



发表评论
0评
【温馨提示:点击下列省份;可查看产地联系方式】
甘肃西瓜 宁夏西瓜 山东西瓜 河南西瓜 陕西西瓜
【买卖西瓜就上;《西瓜产地网》百度搜索;查找】
广西西瓜 浙江西瓜 湖南西瓜 湖北西瓜 新疆西瓜
【遇到、虚假、欺诈信息 联系客服、删除信息内容】
辽宁西瓜 河北西瓜 内蒙古西瓜 安徽西瓜 江苏西瓜
黑龙江西瓜 云南西瓜 吉林西瓜 海南西瓜 广东西瓜
【温馨提示;找西瓜代办;多方电话联系、实地考察】
【 】
【 如需广告置顶的可以加客服微信 】